我们来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新闻要连着看:2022年5月9日
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眼轴长度测量由于不受睫状肌调节变化的影响,客观、稳定,且与屈光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眼轴长度和轴率比已成为近视防控的重要参考指标。
然而,测量眼轴长度后如何应用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何鲜桂教授团队联合澳大利亚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 Padmaja Sankaridurg 团队近期发表在英国眼科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上的一篇文章带你来一探究竟。
许迅、何鲜桂教授团队:4-18岁儿童青少年眼轴参考值发表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中国4-18岁儿童分年龄和性别的眼轴和轴率比百分位数曲线,有助于判断个体在人群中的相对分布位置,预测近视风险和筛查高危人群,准确性尚可。单独 AL 在低年龄时对眼睛生长和屈光状态预测不足,需结合角膜曲率共同分析。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眼轴测量相比其他筛查手段具有快速、客观、结果稳定的优势。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眼轴和轴率比联合年龄、性别的模型可通过一定可行的工具应用于近视高发国家的大规模人群近视筛查。
*本研究基于上海地区近视率较高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取得的参考值和预测模型,因此外推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紧接着:2022年5月12日
王宁利团队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对“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和近年我国不同地区按照国际流行病学标准进行调查获取的儿童眼部数据进行整合,筛选出始终不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明确了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和眼轴长度各年龄段的参考范围,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表明,远视储备与近视发病率密切相关,一年级时的远视储备越小则近视眼发病率越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理想的远视储备应当在+1.50D(即150度)以上。
王宁利教授团队:小学一年级学生远视储备应在150度以上
随着一系列基于科学家们长时间大样本的科学研究得出的新标准出来,视光人终于摆脱了拿着1983年的老黄历对着家长们侃侃而虚的尴尬!
随着近视防控革命性手段(十年磨一剑 红光闪耀华夏大地)的出现,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近视防控大决战的前夜!
Are you ready!
-
问:8岁孩子眼轴长不算短,与曲率半径比率也一般,尤其右眼看似几年以后就要近视了,但散瞳测了远视储备双眼都有300度的远视储备,是怎么回事呢?眼轴长还有参考必要吗?
答:如果8岁的孩子双眼都有300度的远视储备,那么情况有二: 1、病理性远视,8岁孩子的远视储备不应该超过1.5D 2、换家医院检查,误诊了。 双眼如果有300度的远视储备了,右眼是不可能趋于近视的。
-
问:引起眼轴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眼轴是什么。 由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黄斑中心窝之间的一条假设线,称眼轴。长22~27毫米,平均为24毫米。沿此轴可作眼球的内旋、外旋运动。(来源:百度百科) 刚出生的婴儿,眼轴只有十几毫米,此时眼睛都是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也会随着发育,而眼轴每年也都会有正常的生理性增长,在成年时便发育完成,此时的视力基本已经稳定了。 当然,这是正常的眼轴增长状态,发育完成时的眼轴应该在24毫米左右。 而导致眼睛近视的过度增长又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我国大部分孩子的近视都是轴性近视。即是眼轴的增长速度过快,在视力尚未发育完成前,眼轴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 而导致眼轴过度增长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后天的一些因素造成,比如:用眼习惯不好,光线环境等等。
-
问:不做近视手术 慢慢的调理 眼睛可以变的不近视吗?或者近视度数会下降吗?
答: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明确的方法可以改变要求的结构,所以近视后,是无法降低度数的。同时,近视手术属于近视的一种矫正方法,并不代表做了手术眼睛就不正常了。未成年的近视患者还应该关注近视的发展速度以及是否会带来视功能方面的障碍,做好近视防控。高度近视眼患者应定期观察眼底变化。
-
问:孩子16岁,近视400多度,医生说眼轴有25mm,算正常嘛?眼轴标准是多少?
答:视力正常的成年人在视力停止发育后(18-20岁),眼轴均值大概是24mm。超过24mm,每增长1mm,大概近视300度左右。 16岁的眼轴正常均值应该是23.3mm的样子,目前已经达到25mm,近视400多度,属于中度近视。 眼轴的长度跟近视是有关的,但是近视的度数还需要参考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屈光的情况。所以不能单纯通过眼轴来判断近视的度数。 建议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或者去专业的眼视光机构进行检查,根据专业的医师的建议来给孩子配眼镜和进行近视防控。 16岁应该是处于高中阶段,尤其到了高三,课业繁重,用眼频繁,如果家长不加以重视,后续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对孩子今后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都会有影响。
-
问:16岁一只眼近视175一只眼远视50度,可以降低屈光参差吗,另外屈光参差还会再涨吗?什么时候能定型?
答:远视眼度数可以降低,但综合考虑建议不对在此年龄又只有五十度的远视做要求。近视度数无法降低,需要观察以往到今的近视发展速度(若是轴性近视还应观察眼轴增长速度),以此判断是否需要近视防控手段。尽可能达到保持参差量不再进一步扩大。
- 矫正框架眼镜 743人
- 哺光仪 917人
- 角膜塑形镜 352人
- 其他 535人